評價會現場
11月18日,“眾陽病案質控及疾病智能編碼系統”研討評價會召開。專家組由中國醫院協會病案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胡燕生、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醫政處副處長劉琳、山東省醫學會病案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王駿生、中國醫院協會病案管理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呂陟等知名專家組成。
眾陽健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吳軍、北京眾陽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希余參加會議,北京眾陽科研部病案與疾病編碼課題負責人桑波對眾陽病案質控及疾病智能編碼系統從研制報告、技術報告、社會效益分析及用戶反饋等方面作了成果工作匯報,并現場進行了系統演示,山東省曹縣人民醫院病案室蔣振國、無棣縣人民醫院病案室孫壽芬介紹了該系統的實際應用情況。
評價組專家點評
專家組通過充分的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眾陽病案質控及疾病診斷智能編碼系統”技術先進,實用性強,在利用人工智能進行疾病自動編碼方面有創新,達到當前國內領先水平,建議大力推廣該系統應用。
專家組評價意見如下:
1、本成果評價資料完整、全面、規范。
2、本成果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形成的疾病編碼知識圖譜,對醫師做的臨床診斷進行自動編碼,速度快、質量高,可大大提升常見、多發疾病編碼效率及準確率,對于疑難疾病分類編碼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3、本成果可用于輔助臨床醫師做診斷的編碼、病案科室編碼員編碼以及在區域內進行疾病及編碼的審核、質控和數據治理。
4、本成果已在山東省曹縣人民醫院、無棣縣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試用得到成功應用結果,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
智能疾病編碼應用形式
長期以來,疾病編碼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編碼員配備不足,在一些一級醫院、二級醫院甚至沒有編碼員;編碼員經驗不足,沒有受過系統的培訓;編碼員對編碼規則或ICD標準診斷不熟;編碼員培養周期長,日常編碼工作量大;ICD標準更新頻繁。這些導致了目前的疾病編碼準確率不高,對政府管理部門的統計工作和醫院的病案首頁、HQMS上報、DRG績效管理等工作帶來了不便。
針對這些問題,眾陽健康科技集團于2016年6月開始眾陽病案質控及疾病智能編碼系統的研發工作,歷經三年,經過不斷的打磨與改進,目前該系統已經應用于多家醫院,減輕了編碼員工作量,提高了疾病編碼的準確度和效率,為政府管理部門提供可信度高的數據支持,為DRG醫保付費、績效考核、醫療護理評價提供依據,可實現批量編碼,完成大量診斷數據的再編碼。
吳軍董事長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起點,不斷完善和提高眾陽病案質控及疾病智能編碼系統的性能,更好地助力醫療工作。
(撰稿:韋偉 圖片:王立志)
眾陽健康科技集團始建于1998年,是以醫療衛生信息化為主要業務領域的軟件企業。面向醫院,以全面系統的患者信息管理為核心,打造智慧型醫院;面向健康,以全面系統的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為核心,打造智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