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是通過多學科合作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恰當的治療手段,從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力,減少誤診和漏診,避免治療不足或過度治療,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臨床預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預后。
11月22日,曹縣人民醫院迎接了中國胸痛中心總部專家的現場核查。這是2018年度第四批次中國胸痛中心認證現場核查,曹縣人民醫院作為本批次縣級三級醫院第一個被核查單位接受核查。
現場核查專家組成員有:中國胸痛中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關懷敏教授,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專家、上海市第一醫院徐浩主任,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專家、徐州市中心醫院路雯主任。曹縣人民醫院岳榮振理事長,以及李松院長帶領的院領導班子以及5個街道、21個鎮中心醫院等胸痛中心網絡醫院代表、胸痛中心工作人員、急診室、導管室、心電圖室、心內科、影像科、化驗科等臨床科室負責人陪同檢查。
助力胸痛中心評審過程模擬
眾陽智慧急診助力曹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在模擬演練環節評審,根據抽簽,演練一名由120救護車送來的胸痛患者經過緊急搶救、處理,繞行急診,迅速送入導管室的全過程。
1、借助互聯互通的院前急救電子建檔
通過移動互聯網化的院前急救管理,在院前救護車上為患者模擬快速建立電子就診信息,根據身份證既能獲取院內既往病史,同時院內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實時共享移動院前評估、移動可視化心電采集及院前救護車上的患者信息等相關數據。
2、建立移動化的消息驅動型診療圈輔助診療
根據院前評估以及院前急救分診標記該患者為胸痛患者后,立即啟動圍繞患者建立消息驅動型的胸痛中心診療圈,快速調用診療資源,通過診療圈自動發、收相關診療消息記錄,包括影像、化驗等,例如院前心電已采集,通過診療圈自動提醒心電圖醫生審核,心電圖醫生審核完畢后,胸痛中心診療圈中自動收到消息。通過診療圈查看院前病歷、胸痛病歷等分析危重患者,可以快速啟動應急方案,按照預定的搶救方案繞過急診科和住院處直接將患者送入導管室、介入科等進行搶救,真正建立一條急危重患者救治的綠色通道。
3、基于一體化模式,建立全院級綠色通道
院內醫生第一時間利用胸痛中心診療圈,建立胸痛患者的互聯互通綠色通道(院前急救車、急診科、心內科、心電圖室、導管室、化驗科、影像科等綠色通道)。
4、繞行急診,直達導管室介入治療
根據心內科醫生和心電圖醫生報告結果,建議繞行急診至導管室,由現場120院前醫生模擬與家屬溝通確認,在車上開啟相應綠色通道,直接繞行至導管室,并自動開啟導管室手術申請,通過胸痛中心診療圈及時通知導管室做好接車準備,在導管室進行介入治療。
5、進入CCU監護
將病人推入CCU,有針對性進行監護觀察記錄。
胸痛中心認證通過
12月14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工作委員會第十九次執行委會順利召開,經過網上材料提交、認證辦公室預審、省聯盟預檢及專家在線審核評估、暗訪環節,以及最后現場核查,曹縣人民醫院順利通過“2018年度第四批次中國胸痛中心”標準版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