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大數據專家,帶領團隊使診療機器人引入基層醫院,創建了享譽全國的“平陰模式”。多年來,他不斷鉆研,耕耘健康醫療大數據領域,為基層百姓看病難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被譽為“中國未來全民健康的一個模板”。
用“智慧醫療”助推全民健康——高希余
在濟南市平陰縣孝直鎮和圣苑社區衛生服務站,有這樣一位“機器人”醫生,它不僅能夠給病人看病,還能結合病人的病情開出藥方。說起機器人的這身本領,可不是天生就會的,它的背后是大量數據的采集與分析。
從濟南高新區去往平陰縣的路上高希余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這其中大多數都是在尋求與他的合作。高希余所在的山東眾陽軟件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生命周期的居民健康數據收集、管理公司。
平陰模式
多年來,高希余一直致力于醫療領域的大數據研究,他組織建設的智能病歷和一體化數字醫療項目,獲得國家多項榮譽。5年前,高希余所在的眾陽軟件以平陰縣為試點,建立了今天赫赫有名的“平陰智慧健康工程”。如今,“平陰模式”已成為國家和山東省衛計委高度認可的全國性示范工程,國家衛計委已發文向全國推廣。
如何讓大數據更好的為患者服務,是高希余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經過多年實踐,他率領的科研團隊終于摸索出了一套可行方案。通過居民健康大數據技術,建立個人健康電子檔案,發放健康卡。搭建遠程門診、網上會診制度,實現患者的有序流動,為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診療格局開辟了一條可行之路。
“平陰模式”得到了患者和醫生的認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高希余并沒有就此滿足,他還是不停地在公司和醫院間奔波。他說,希望借助當下較為火熱的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智慧醫療更好更快的發展,為更多老百姓的健康服務。